2015年3月14日 星期六

用「小說技巧」誘人輕看「聖經」神的話?淺評楊昱民3月台北聖經研討會

文學「技巧」拿「高分」,「寫小說」本事已臻「爐火純青」
這兩天YM粉絲官網轉貼出YM上週台北聖經研討會《看!這個人》的摘要版
筆記稿。從「文學」角度,這篇講稿可以得到「高分」,因為他用「感性」
筆法重述聖經「典故」,進而「打動」人心的「小說」寫作技巧,確實已臻
爐火純青

「神乎其技」的「說故事」功力讓人「自嘆弗如」
例如他可以把亞當犯罪受咒詛離開伊甸園,描寫成「亞當在外面走才會想到
,只有爸爸家是沒有荊棘的!曾經有個家是沒有荊棘的」。或發揮「想像
力」,把「主轉過身來看彼得」(路二二61)的「眼神」,說成「耶穌看彼得的
眼神讓彼得一直在信仰上走下去。彼得的崩潰,有許多自責,也有許多安慰
」。有這種「神乎其技」的「說故事」功力,不難輕易「打動」人,更別說
讓許多人「自嘆弗如」!

用口「說」電影,輕易擄獲粉絲
YM充分發揮「文字」煽情的高超「功力」,是多數只會「老實」講道,「不
會」絞盡腦汁以「文學技巧」堆砌、烘托「電影畫面」意象的傳道人「學
不來」或「不願學」的。這種「才能」,不論是與生俱來或後天學習,都讓他
輕易「擄獲」了一票死忠粉絲。他為了「說故事」所「添加」的「情節」,如
「亞當想到曾有個家是沒有荊棘的」,雖多半出自「想像」,欠缺聖經「明文」
根據,如果不是太離「譜」或違背真理,或許不必苛責。
(請參考〈陳樹菊或陳光標?從「剛果工作日記」看「虛名」的誘惑〉
〈「弄巧成拙」的非洲Benin傳道日記:兼駁YM對聖職人員的醜化〉
http://rawlstjc.blogspot.tw/2013/08/beninym_14.html)

講道不是「寫小說」,屬「魂」的「感動」最終「船過水無痕」
講道時能不「平鋪直敘」,懂得巧妙營造「畫面感」,讓聽眾「聽道」宛如「
看電影」般活靈活現,這是好事,也是作為牧者可以「學習」的。但「講道」
終究不是「寫小說」,縱使如九把刀的小說充滿「畫面感」,或如林清玄用空
靈、飄逸的文字打動人心,那也只是用「情感」觸動屬「魂」的層次
時「感動」過後終歸「船過水無痕」。

樸實、古拙、沒有技巧的講道,依然可以讓人「扎心」
正派傳道人所忠實傳講「神的話」即使素樸、古拙、沒有「YM式」高超
「文學技巧」的包裝,在「聖靈」感動下,這樸實無華的「話語」,依然能讓
人「扎心」,甚至「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」、「魂與靈,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
、剖開(來四12),產生真正「改變」生命、「柔軟」人心的能力。曾經到
偏鄉原住民教會,聽講者用不靈光「國語」講道的人,或許就偶然會發現
是「包裝」才是「王道」。

「才氣」不是「原罪」,只可惜「文采」用錯了方向
YM這篇講稿的問題不在他能得「高分」的「煽情」式語言這種「才氣」
連曾在他粉絲官網「善意」苦勸他放棄「岐出」道理caleb弟兄也加以
肯定的:「聽了多篇講道,只覺楊傳道文采不錯」、「講道的表達有簡單的
邏輯和洋溢的文采,是感性訴求較重的風格,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有蠻多
粉絲的原因吧。年輕人哪裡喜歡硬梆梆的道理」、「那種散發出的文化氣息
對大學生以至年輕信徒造成一種吸引以至信從,支持,相挺,也是一種必然會
發生的現象」(請參考Caleb,〈和不流 楊昱民的網站搬家〉http://calebsnotes.blogspot.tw/2014/01/blog-post_8.html )

藉「講座」再次「偷渡」貶低聖經「必須性」的偏差觀念
這篇講稿最大的問題是,在談「背十字架」、「跟隨基督」、「貼近基督的心」
及「看見苦難中與人同在的主」這些許多傳道人「早已」不斷強調、並非
YM「個人獨到見解」(只是他更擅長包裝)的信息之外,「偷渡」他長期以
來不斷「宣傳」否定「聖經」必須性的「歪理」引誘聽眾「輕看」聖經
「重要性」,以替他脫離「聖經根據」發明「牴觸」聖經「偏離的道」的
「正當性」鋪路。(請參考新約「不是神加上去的」?淺談楊昱民對「書面」聖經

大談「使徒和很多人都沒看過聖經」,否定聖經「不可或缺性」
以前他最喜歡「古聖徒沒有聖經」、「亞伯拉罕沒有聖經」、「主耶穌很
引用聖經」、「你看亞伯這些人,哪一個知道神的真理是什麼,聖經的這些
偉人,到底有誰知道神的真理」來「貶低」聖經的「必須性」YM在台北
講座同樣又大談「使徒和很多人都沒看過聖經」、「寫聖經的人沒讀過聖
」、「許多形象勝過書卷上的文字」,然後就又開始「寫作文」,說:「
仰不在文字、教義中,而是在一個眼神、感動當中」,宣傳他那一套否定
「教義」必要性否定聖經「不可或缺性」的歧出「新」道理。

貶低「得救」重要性,把重視得救的人諷為「自私」、「只顧自己」的人
接著他就開始貶低「得救」的重要性,說:「當你為了得救抓住一切,到
底有何意義?」,嘲諷「戒慎恐懼」、嚴肅看待「得救」問題的人自私自
:「只因為自己擁有而非常高興?感謝神,別人沒有我卻有?」,卻無視
保羅所說的:「當恐懼戰兢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(腓二12)

用「漂亮話術」改變「得救」的定義
YM大膽改變聖經「得救」的「定義」,用極具「煽動力」的話說:「信
仰、生命的意義是放棄一切所有,讓別人得到生命,這才是真正的得救
」。這話說的很「漂亮」,卻不是聖經的說法,而是他的個人「發明」
羅說的很清楚:「他便救了(原文sózó)我們;並不是因們自己所行的
,乃是照他的憐憫,藉著重生的洗聖靈的更新(多三5)

不受水靈二洗、不持守使徒的福音,能「得救」嗎?
不接受「赦罪」的洗「聖靈的洗」,接受YM那套拋棄「教義」的理論, 
以及他在這篇新講章所宣傳的「讓別人得到生命」,就能夠「得救」嗎?
保羅不是這麼說,他說:「你們若不是徒然相信,能以持守我所傳給你們
的,就必因這福音得救(林前十五2),換言之,「持守」使徒所傳「真」
福音,才能「得救」(sózó)「讓別人得到生命」不是「得救」,而只是
「得救」的「副產品」。一個溺水的人,在「被拯救」、「生命改變」之
奢談甚麼「讓別人得生命」?

不能「持守」使徒的「信仰」,只會「自誤」、「誤人」
相反的,如果信的是「別的福音」(加一6)、與使徒「不同」的「新」道
理,「不領受愛真理的心,使他們得救(帖後二10),其結果就是「沉淪」
。保羅就提醒:「你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,要在這些事上恆心(呂振中
譯為「持之有恆」);因為這樣行,又能 (原文sózó)己,又能救聽你的
(提前四16)

信仰若「不在文字」,神何必「多方曉諭」,耶穌又何必「四處宣講」?
如果「信仰不在文字」,神又何必「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地曉諭列祖」,又
「在這末世藉著他兒子曉諭我們」(來一1-2)新、舊約「聖經」的「文字」
不正是神藉「先知」、「耶穌」與「使徒」,向人「曉諭」的內容嗎?可以
輕看」神藉「聖經」所說的「話」,反而追求YM用「文學技巧」虛構出來
的「感動」嗎?

若不是路加「文字」的記載,YM又怎知道耶穌轉身「看」彼得?
四福音都記載「彼得不認耶穌」,卻只有路加記載彼得第三次不認主時,「
主轉過身來看彼得」(路二二61)我們能夠知道主耶穌的「眼神」,難道
不是因為聖經「文字」的記載?沒有路加這句「主轉過身來」,YM能夠
用耶穌看彼得的「眼神」來「寫作文」嗎?YM向來喜歡發揮「浪漫」的
「想像力」,喜歡「推論」,但「想像」、「推論」,終究都要以「經文」
,像YM為了迴避聖經的「檢驗」,把自己「先入為主」的「假設」凌
駕聖經「文字」之上的「偏差」心態,早已是本末倒置、誤入歧途了。

使徒大量「引用」聖經,卻以「使徒和很多人都沒看過聖經」誤導聽眾
YM說:使徒和很多人都沒看過聖經」,但事實是,多位使徒大量「引用」
(舊約)聖經,YM以錯誤的訊息「誤導」聽眾聖經沒那麼「重要」。主耶穌
的教導卻不是如此,耶穌年紀還小時,就「在殿裡,坐在教師中間,一面聽
,一面問(路二46),他對不信復活的撒都該人說:「你們所以錯了,豈不是
因為不明白聖經(可十二24),又說「論到死人復活,你們沒有念過摩西的
書」嗎?(可十二26)耶穌傳「天國」的福音,其實正是以「聖經」為核心
,「聖經」哪裡是YM所「誤認」的「不重要」。

連耶穌這「真理」的本體都「言必稱聖經」,YM卻「本末倒置」
復活後,耶穌在以馬忤斯的路上對門徒「講解聖經」(路二四32),且是「從
摩西和眾先知起,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」(路二四27)
,耶穌向門徒顯現時也對他們說「我從前與你們同在之時所告訴你們的話說
摩西的律法、先知的書,和詩篇上所記的,凡指著我的話都必須應驗。於
是耶穌開他們的心竅,使他們能明白聖經(路二四45),這「從前與你們同
在之時」,正說明「聖經」其實是耶穌平日教導門徒的「核心」連耶穌這
真理的本體」都不輕看「聖經」,以聖經當「教材」,YM卻暗示聖經「可
可無」?

不從「聖經」的「見證」認識耶穌,妄想「另闢蹊徑」,信仰不「垮」才怪
耶穌更明白說過:你們查考聖經(或作:應當查考聖經),因你們以為內中
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(約五39)。其實,為耶穌「作見證」的不
只「舊約」,約翰也在約翰福音說他「為這些事作見證,並且記載這些事
(約二一24)YM不循正途從「聖經」的「見證」認識耶穌及祂的真理
反而貶低「聖經」的見證,「妄想」用虛無縹緲的「眼神、感動」去建立
信仰的「根基」,這種信仰不「垮」才怪!

保羅:「聖經」使我們有「得救」的智慧
「使徒」保羅在羅馬書開宗明義就說:「福音是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
所應許的」(羅一2),又說「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(羅十五
4),還對提摩太說「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,有得救的智慧(提後三
15)他傳道時是進了猶太會堂,「本著聖經與他們辯論」(徒十七2),亞波羅
則是「引聖經」證明耶穌是基督(徒十八28)聖經不重要?可有可無嗎?
YM那位「被趕鬼」的「德國徒弟」所說的「以諾與挪亞等古聖徒必不是
以“文字紀載的神話語當作生活的準則」嗎?除了聖經「神的話」的唯
一「準則」外,YM德國徒弟「信」的是甚麼「準則」?

連聖經「神說話」都不聽,能和神「嘴對嘴」說話嗎?
「神對我們說的話」就在「聖經」裡,即使在聖靈時代,神也用異象、異夢
「堅固」我們的信心,但這些「聖靈」特殊的感動,絕對不會違背由「同一
位」聖靈所默示的「聖經」啟示,而是來「強化」我們對聖經「神的話」的
信心YM最喜歡引用民數記摩西與神「面對面說話」(民十二8),說這原文
是「嘴對嘴」,但對於「聖經」這「神的話」卻是一再「貶低」,這種「態
」真的是想和神「嘴對嘴」說話嗎?還是只想「自己說」,卻不肯謙卑
「聽神說」呢?連聖經「神說話」都不聽,能和神「嘴對嘴」嗎?

褻瀆的說:「今天有聖經,到底是恩典?還是個災難?」
YM在這講座不斷否定「聖經」的「必須性」,大談「使徒和很多人都沒看過
聖經」、「寫聖經的人都沒讀過聖經」。接著就「洗腦」聽眾:「信仰好像
不在文字裡面,也不在教義裡面」,「我不再需要這些文字,不再需要」,
「我總覺得我的信仰裡面我不需要太多的文字,反正我也讀不明白,要聽解說
有太多各家有不同的解說」,甚至說出「今天有聖經,到底是恩典?還是個
災難」這種褻瀆的話!這「感動」真是從「聖靈」來的嗎?

不再確信聖經「不可或缺」,危險就是被「偏差」的解經「擄去」
一旦接受了YM那套聖經沒那麼「重要」,聖經對「信仰」不是「不可或缺」
偏差觀念的「洗腦」,其「危險性」就是很容易被「斷章取義」的偏差「解
經」所擄去。因為不再看重「聖經」,對神的話「偏食」稍不留意就會被傳
「假」道的人「誤入」歧途魔鬼試探耶穌時,不也是「引用」聖經「經上
記著說: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保護你」(路四10),但「熟悉」聖經的耶穌
,馬上根據「整體聖經一致性」回應「經上說:不可試探主你的神」(路四12)
勝過了魔鬼的試探。所以,聖經不重要嗎?可以不「全面性」的了解「神
的話」嗎?可以像YM自以為「高明」推銷的「記憶裡我並沒有讀過一次聖
經,沒有,我只是記住聖經裡的幾句話而已」、「聖經你這兩句話抓住它,你
不斷地去想它。…不用再翻聖經了,你想想想真的會想出很多東西來,不會
騙你的」嗎?(請參考〈古聖徒沒有聖經?〉http://rawlstjc.blogspot.tw/2013/06/blog-post_1471.html)

粉絲「逐字稿」讓人檢驗YM「耶穌沒有講一句真理哦」這話的「真假」
如果「輕看」聖經,遇到「不忠實」傳講聖經的人,往往「上當」都不知道
農曆年前粉絲官網貼出YM那篇被資深傳道質疑這種道理是從神而來嗎?
的講章〈教會與真理〉。粉絲筆錄的「逐字稿」,正好讓眾人檢驗這位資深傳
「所言不虛」。別的不提,光是YM這句「耶穌沒有講一句真理哦」,就
全「不符事實」。耶穌親口說「我將在神那裡所聽見的真理告訴了你們」(約八
40)、「我將真理告訴你們」(約八45)、「我既然將真理告訴你們」(約八46)
我「為此來到世間,特為給真理作見證」(約十八37)YM卻睜眼說瞎話的說
:「耶穌沒有講一句真理哦」,可以這樣扭曲聖經嗎?(請參考〈「真理」與「得救」無關?
從聖經看楊昱民「以愛為名」的「新」福音〉http://rawlstjc.blogspot.tw/2014/10/blog-post_22.html)

聖經「神的話」就是「生命」,不是「虛空」、「與你們無關的事」
耶穌說:「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,就是生命(約六63)聖經絕不是像YM
所扭曲的只是「死」的「字句」,和「生命」無關。和YM的理解相反,聖經一
再強調「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,遵守我的約,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
(出十九5)、「要吩咐你們的子孫謹守遵行這律法上的話。因為這不是虛空
你們無關的事乃是你們的生命(申三二47)YM一再玩「填空」遊戲,宣稱
「○○(古聖徒、亞伯拉罕、使徒)沒有聖經」的輕蔑態度,正是把「神的話」
當成「虛空」、「與你們無關的事」!

研經「出大錯」就是因為YM從未「全面掌握」聖經
YM的「道理」會「出大錯」,就是因為他不重視「整體聖經一致性」、「偏食」、
「斷章取義」,且把「個人主張」凌駕「聖經」的不良習慣,這也難怪他無視使
徒再三強調「萬有都是本於他、倚靠他、歸於他」(羅十一36)、「凡被造的,沒
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」(約一3)、「執政的、掌權的;一概都是藉著他造的(
西一16),竟否定「萬物僅有的唯一源頭就是造物的真神」,還褻瀆地說出「神
所不允許的,仍會發生;神所願意的,仍做不成」這種離「譜」的話來。但
慣抓住「隻言片語」就「下結論」YM,早已「改不了」這種忽視聖經「一
致性」的惡習。

魔鬼「自高自大」反證「魔鬼」由「善」墮落,且有犯罪「起點」
如果「讀通」保羅這句魔鬼「自高自大」,所以落在「刑罰」裡(提前三6)
就明白魔鬼不是一開始就是「惡」,而是先有神「旨意」的存在,然後才有魔
鬼「自高自大」的「犯罪」。且這犯罪有時間上的「起點」,換言之就是「墮落
」。這也是保羅為什麼對哥林多人說他們要審判「天使」(林前六3),因為他了解
墮落的天使就是末日要進入永火的「魔鬼」,而非如YM所「誤判」的,自永恆
的「亙古」就「與神對立」(請參考〈魔鬼和墮落天使有別嗎?體檢「魔鬼自存」魔鬼

許慕德長老:若是「自存」就無「犯罪」可言
台北教會許慕德長老就清楚掌握這簡單邏輯,在粉絲官網回應說:「如果魔
自存何必受神審判而丟到火湖裡?魔鬼受神審判因他犯罪(約壹三8)。何為犯
罪?凡犯罪的,就是違背律法;違背律法就是罪(約壹三4),可見魔鬼違背
了神的律法。神造的必須遵守神的律法(命令)若是自存當然自外於神的創造,
自然不受神命令、律法的約束,也就無犯罪可言如果魔鬼自存何必聽神的
命令而不害約伯的性命(伯一12,二6)?」。可惜YM連這簡單的道理都想不通。

「悔改」不只是「後悔」,不是「想回頭」就一定「能回頭」
同樣的,如果對聖經談「悔改」有「全面性」的認識,就知道「悔改」不只是
犯罪以後表示「後悔」而是「決心遠離罪」、「轉離惡行」。且「悔改的心」
神所賜(徒五31「神..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賜給」、提後二25「或者神給他們
悔改的心)不是「大膽」犯罪、先享受「罪中之樂」,順從肉體、作了罪的
奴僕後,想「悔改」就一定能「隨心所欲」的「回頭」,不會走到「不能叫他
們從新懊悔(來六6)、「雖然號哭切求,卻得不著門路使他父親的心意回轉
(來十二17)的地步。

「若」只談「不定罪」,卻不「嚴肅」強調「從此不要再犯罪」是害人沉淪
「行淫時被拿婦女」的故事,如果」只講「我也不定你的罪」,卻不嚴肅
強調「從此不要再犯罪」(約八11)不提醒不要再犯罪,恐怕你遭遇的更
加利害(約五14),不講耶穌所強調的:若容許淫慾支配自己的心,不像動
手術般斷然「砍下來丟掉」(太五28-30),不強調淫亂的「在基督和神的國裡
都是無分的(弗五5)那是害人墮入地獄的「耶洗別的道理」,絕對不會是
「福音」。

不是行淫婦人「不用死」,而是「我替妳死」
這段故事的重點更不是在說耶穌「不執行」律法、廢掉了神的「律法」,
不是說「行淫」沒關係,「沒有後果」「赦免」不是廢掉律法,而是更「
固」律法,因為「赦免」的泉源,來自耶穌受苦刑、被神掩面不顧的十字架
耶穌的「愛」不是行淫婦人「不用死」,而是「我替妳死」,親自上了十字
架,替這婦人承受她本該被「打死」的酷刑。「犯罪」一定要「付代價」,只
輕看犯罪「嚴重性」的人,往往「選擇性」忽略這「代價」是耶穌替我們
付的。如果了解「赦免」背後的沉重代價,就不會天真以為可以再「把神的
兒子重釘十字架(來六6)

「多給誰,就向誰多取」,重點在對聖經的「態度」
我們不是「強求」所有基督徒都「通讀」聖經,或進而研究不同「譯本」,甚至
學習「原文」。耶穌的「原則」「多給誰,就向誰多取;多託誰,就向誰多要
(路十二48)。不識字的阿嬤,「樂於」利用聽道機會「心中默記」,或拜託孫兒
讀經給她聽,或許就已達標準。重點在對神「話語」的「態度」,我們有沒有像
古聖徒把神的話看得「比金子可羨慕」、「比蜜甘甜」(詩十九10),有沒有「將你
的話藏在心裡,免得我得罪你」、「在你的律例中自樂」、「不忘記你的話」、
趁夜更未換將眼睜開為要思想你的話語(詩一一九1116148)

「聖經」不如最新一集「韓劇」?
如果真的「渴慕」神的話,又怎麼會像YM「輕看」聖經神「啟示」的「話」,還
不斷「暗示」聖經只是「死的」字句,不是「不可或缺」?我們對「聖經」的渴
慕,難道還不如搶先下載、非得「一睹為快」的最新「韓劇」嗎?

讀神的話「不喜樂」,就要「警覺」屬靈生命可能「出狀況」
不少「過來人」都曾有這樣的經驗,當「屬靈光景」不佳時,讀經時也常是「無
感」乏味。反之,若與神「關係」良好,不但禱告不覺得是「負擔」,就連讀經
也變得輕鬆、愉快,常常覺得「觸類旁通」,並且有許多以前不曾發現的「亮光」
與「感動」如果不能在聖經的「文字」看到「生命」、發現「喜樂」,反覺「
煩」,其實反而顯示自己的「生命」可能出了狀況!

宛如「宇宙大覺者」的疊影能帶來真正的「安慰」?
保羅一再提醒,末日前「人必厭煩純正的道理,耳朵發癢」、「掩耳不聽真道
偏向荒渺的言語」(提後四3-4)。用「小說」、「電影畫面」式語言包裝的「新」
道理,就像法藍瓷替慈濟精心雕塑的「宇宙大覺者」塑像在那「晶雕」疊影
中,彷彿真能灑淨人間、輕撫信眾的心靈,但「夢醒之後」終究是「商業操作」
「賣弄文字技巧」下「無生命」、「滿足情緒一時快感」的「宗教商品」
真正的依靠。

「技巧」再高,若講「偏離的道」,只是「糖衣毒藥」
「聖經」這「神的話」是基督徒「屬靈生命」維繫、成長不可或缺的「食
糧」,也是信仰生活唯一「判斷標準」絕不是「可有可無」。YM一而再
而三,逮到機會就否定聖經的「必須性」,大談「信仰不在文字、教義中」
這種「偏差」的信息,哪怕「文學技巧」再高、再怎麼會用「電影畫面」
寫小說、「說故事」,其本質仍是「包著糖衣的毒藥」。